少年们哪里见过这样的,登时羞涩退避,挤在门背后激动私语。
刘季无语的朝天翻了个大白眼,只当身后的人不存在,看着那匹马疑惑问:“娘子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马儿?”
“买的。”秦瑶看见这马就开心,“县令大人把他自己的老马低价卖给了我,虽然老了些,但老马也有老马的好,调教调教就很好使了。”
毕竟她才花了十两银子,就买到一匹高大的西域种。
而市场上的马,稍微高大一些的好品种,没有四五十两银子拿不下。
就算是普通的矮脚小马,最便宜也得二十两银子。
刘季这才突然反应过来,秦瑶揭了榜,完成了任务,是有赏金拿的!
立马换了个关心表情,上前绕着秦瑶走三圈,“娘子,你与匪徒搏斗没受伤吧?”
秦瑶推开他,“我没事,杀人而已,比种地容易多了。”
这神奇的比喻,令刘季呼吸一窒,想到她最厌烦拐弯抹角,干脆直接问:
“有赏金吗?”
秦瑶颔首,扫一眼门后那些同学,招手叫刘季附耳过来,在对方激动的神情下,低声说:
“但和你没关系,这不是你要操心的事,好好读书,我要回家了,记得我交给你的任务,完成好了,回头有你的好处。”
说完,冲门上那一个个好奇的脑袋微微一笑,又拍拍刘季的肩膀,牵着马走了。
刘季长舒一口气,感谢佛祖观世音玉皇大帝,娘子今天很给面子,没当着同窗的面给他甩脸色。
只是他之前才跟同窗们说了不少秦瑶坏话,这会儿倒成他诬赖了。
不过娘子说回头有他的好处,是什么好处?
刘季兴奋的挑了挑眉,来时一副死了爹妈的衰样,这会儿回到书院,哼起歌儿。
“刘季!”
突然有人叫他。
刘季微笑回头看去,眼睛噌的一亮,居然是樊秀才!
他正愁不知如何靠近这些秀才老爷们,没想到他们居然会主动来找他。
不过刘季兴冲冲靠过去,对方开口就问:“你就是取了响王首级女英雄的相公?”
刘季尴尬了零点一秒,立马自豪的说:“正是在下。”
管他们看的是谁的面子,反正夫妇是一家,沾谁的光不是沾?
这世上又没有律令规定,只许妻子沾丈夫的光,不许丈夫沾妻子的光。
对于身份上的转变,刘季适应得非常快,借着大家伙对女英雄感兴趣这股东风,靠着女英雄相公的身份,迅速打入秀才圈。
秦瑶还不知道他这么秀呢,从书院离开,先到马市,给自己的宝马配了一副好鞍。
赏银一百两,县令给得十分痛快,秦瑶也很识趣的拿钱走人,拒绝了一应富商们的邀约,把高光留给府衙大人们。
这匹马,就是她识时务的报酬。
别看她的老棕马有点秃,但人家只是有点轻微皮肤病,找兽医买两包药粉涂一涂,一个月就能养好。
怀里揣着沉甸甸的九十两,秦瑶感觉小康生活离自己不远了。
花掉二两银子买下马鞍,又牵着马到范掌柜家的酒楼打包了两份招牌肉菜,秦瑶这才骑着马悠哉往家走。
现在她手里有一百零二两银子,心境与来时已经完全不同。
一路盘算着钱怎么花,颇有几分在外打工多年,终于熬出头来的感觉。
老黄
骑马就是快,从县城到刘家村,只用了两个小时。
还是秦瑶慢慢悠悠小跑回来的速度,要是全速开跑,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。
进村时,下午四点左右的样子。
才两三天没见,稻田里的稻都已经开始发黄,看样子,再过一星期左右,就到成熟期了。
先前大家一片青色,秦瑶家那十亩稻还没什么显眼的,现在一眼看去,同一片河边良田,她家地里的稻穗沉甸甸压下来,一包一包的,格外醒目。
刘老汉路过河边时,已经不知道后悔了多少次,当初要是最后三十亩近河地跟着秦瑶用插秧法种植,今年收成不知道有多喜人。
可惜时间不能倒流,现在后悔也无济于事,只能安慰自己,还有机会,来年照着这个样子把最好一片地种出来。
秦瑶慢悠悠骑着马穿过村庄来到河岸边,沿途村民都瞪大了眼,不知道她上哪儿发达去了,居然骑着马回来。
村里还没人骑马呢,也就刘大福家有一匹,但那也是用来拉货的矮脚马,跟秦瑶这个明显给人骑的完全不一样。
她那马背都快有一个成年男人那么高,人骑在上面,特别有气势,大家伙还得仰着头看她。
“阿娘!”
女孩激动的呼唤声传来。
秦瑶骑马过桥来到水磨坊前,正在水磨坊里守着钱箱的大郎和四娘跑着迎了上来。
“马?”大郎惊喜的低呼出声,一只手伸来,把他一下提上马去。
四娘新奇的看着,试探着用手比了比自己和马儿的身高,她都不到马肚。
“伸手。”秦瑶笑着提醒。
四娘一点也不害怕,把两只小手都伸起来,被阿娘一下子抱到马上,放在哥哥身前。
“阿娘,这是我们家的马儿吗?”四娘惊喜的扭头问道。
大郎已经惊呆了,只顾着看马脖子上坠着的五彩线球,小手紧紧抓着马鞍上拱起的地方,顺便把兴奋乱动的妹妹护在怀里。
秦瑶嗯了一声,轻喝一声“驾!”,马立马跑了起来,朝着半山坡上的房子奔去。
二郎三郎听见动静跑出门外,看到骑在马上奔来的母子三人,惊讶的张大了嘴。
老马跑起来就想撒欢,被秦瑶一把勒住缰绳,强行停下。
高高的马蹄就在头顶举起又落下,二郎和三郎呆在原地,一时间都不能反应过来。
秦瑶翻身下马,将马背上两个小孩抱下来,指挥四个崽子排排站在面前,隆重介绍家庭新成员。
“从现在开始,老马就是咱们家的一员,你们可要对它好一些,到时候上学赶路可就都靠它了。”
大郎问:“老马是它名字吗?”
秦瑶摇头,“那倒不是。”
二郎立马说:“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,叫它老黄怎么样?”
秦瑶耸耸肩,随便。
于是,兄妹四个达成一致,也不问问马儿愿意不愿意,决定以后就叫它老黄。
三郎两只大眼亮晶晶的看着老黄,主动说:“阿娘,我每天早上给鸡仔抓虫的时候都领老黄去吃草好不好?”
“暂时不行。”秦瑶严肃道:“现在马对我们都不熟悉,你们别随便靠近它,会挨踢的。”
四个孩子垂下脑袋:“好吧。”
但对老黄的热情还是不减,已经开始想着给老黄搭个窝,好让它有个睡觉的地方。
家里并没有马厩,加上秦瑶没有养猪的打算,也没建猪圈,所以只能暂时把老黄迁到院子后面那片荒地,拴在茅房附近,让它先自己吃点草补充补充体力。
她会尽快给它做个马棚的。秦瑶拍拍老黄的脑袋,“乖乖的啊。”
将马背上的东西取下,秦瑶两手拿得满满当当的进了家门。
四个孩子欢天喜地的跟在她后头,比过年还开心。
除了大郎还知道关心一下亲爹有没有成功进入书院外,剩下三个,满心满眼都在她手里的油纸包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