荼摆摆手,“你不用担心我,我愿意帮你,自然说明我能解决,你快点回去吧,你阿娘在等你呢”。
&esp;&esp;苏万轩神情较最初时软了下来,郑重地感激:“谢谢。”
&esp;&esp;“对了,这个给你。”
&esp;&esp;顾荼从布包里面掏出纸包住的糖球。
&esp;&esp;“不用,我不······”
&esp;&esp;顾荼跳下来,打断他即将说的话,将纸硬塞进他手里,无所谓道:“让你拿着就拿着,不是特意给你买的,是我自己吃不完了,扔掉又可惜。”
&esp;&esp;苏万轩感激地微微低头,然后转头走向黑暗处。
&esp;&esp;就在将要消失在阴影里时,转头看向在光亮处的顾荼,认真道:“小心殷离。”
&esp;&esp;苏万轩早在医馆门口时就看见了顾荼,破例以氏族外姓进入甲班,而且还是代表殷氏的学生,早在乙丙班传开。
&esp;&esp;早知道在此之前,殷氏宁愿空缺甲班的位置,也不会同意任何一个旁系破格进入。
&esp;&esp;苏万轩知道自己被乙班的人所排挤,但没有办法,国子学是他唯一改变命运的办法,他必须比别人做的更好。
&esp;&esp;顾荼看着苏万轩彻底消失在视野里,才走出巷子,桂萼站在巷口等候着。
&esp;&esp;“桂萼,殷氏在国子学学习的一共有多少人,不包括我。”
&esp;&esp;“三人,两男一女,其中最年长的是旁系势力最高的殷武之子殷离。”
&esp;&esp;顾荼若有所思,没有记错的话,那日师叔提到的人,应该就是殷离了。
&esp;&esp;看来主动来找苏万轩是找对了,自己初来学堂认识不多,甲班人少,但乙班自己几乎完全不了解,与费心思找一个氏族的人来探消息,不如一个平民来的保险。
&esp;&esp;猜到苏万轩从来不主动接受别人的帮助,所以以交易的方式取得联系是最能拉取信任的,现在他应该能发现到糖球纸包里的碎银了。
&esp;&esp;“小姐,下次这种爬墙的事交给桂萼就好。”
&esp;&esp;“没事,有些事还是得亲自做才有意义”,顾荼摇头说:“走吧,青珊应该在等我了。”
&esp;&esp;一只雕刻海棠的木簪,出现在眼前,青珊一愣,猛地抬眸,看见顾荼眼带笑意地站在面前。
&esp;&esp;“碰巧看到这个难得的黑檀木,很适合你的气质,就买来送你啦!”
&esp;&esp;韩青珊神情由错愕转为惊喜,伸手点点女孩的额头,“你呀,知不知道送簪子是什么意思呀”。
&esp;&esp;顾荼茫然地摇头,“哎呀,适合你就好啦”。
&esp;&esp;拉着青珊的小臂,就往前走。
&esp;&esp;在晋国,仲秋节,簪子通常为定情信物,只有两情相悦的男女才会赠送,男赠发簪,女送腰带。
&esp;&esp;“你送我没关系,不过以后若是有男子送你,你可不准随便收啊,听没听到!”
&esp;&esp;“听到啦,听到啦”,少女漫不经心的答应着。
&esp;&esp;路过摊位,青珊拉住顾荼的手,问:“这个面具怎么样。”
&esp;&esp;顾荼仔细看看,说:“那个紫色带纱的,你带会更好看,配你今日的衣裳。”
&esp;&esp;“至于我嘛,更喜欢这个”,顾荼拿起一个玉面狐狸面具。
&esp;&esp;青珊付完钱,看着戴上面具的女孩,露出一双水灵灵的眼睛,倒真像娇俏的小狐狸。
&esp;&esp;“走吧,应该也快到放花灯的时候了,再晚点就占不到好位置了。”
&esp;&esp;花明桥上挂满了灯笼,站在岸边的柳树下,看过去,甚是美丽,暖黄的灯光倒映在环南河上,站在桥上的男女,影子在江面上模糊不清。
&esp;&esp;桥与河,不会说话,但它们见证了太多感情,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和象征,但更多的不过是年轻男女们对感情的向往。
&esp;&esp;顾荼从树荫下走出来,青珊已经在一旁的石桌上,写花灯上的寄语了。
&esp;&esp;低头从衣服里面摸出玉佩,还有着肌肤的余温,思考着写什么。
&esp;&esp;刚刚眺望看景的时候,突然就思索到自己曾经看过的那些书,殷芸从来不会过多干涉自己读书,不会限制自己只读圣贤书,所以去清河镇书店的时候,也会看一些话本,有情爱的,有武侠的,有怪谈的,有神仙故事的等等。
&esp;&esp;无法理解,那些情爱书里所写的难舍难分,那种感情是什么感觉?
&esp;&esp;也不能理解那些女子将自己寄托在男人身上,最后的结果大多惨烈,自己问过芸,芸说她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限制了她们的思想,但因人而异,有些是想逃离家庭迫切的以男人为出口,有些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而牺牲了自我,原因有很多种,不过有些是主要原因,一些是次要原因。
&esp;&esp;顾荼听的半懂,喃喃:“原因不同,可是结果一样,她们好惨。”
&esp;&esp;自那以后,对于情爱,顾荼是有些抵触的,只不过不明显,但是也有一些小苗头,比如她不想殷芸爱上男人,不想她嫁人,害怕她像书中的女子一样困于宅院,永远等一个再也等不到的人,最后郁郁而终,香消玉殒。
&esp;&esp;“小荼,怎么不来写?”
&esp;&esp;“我去前面看一看,那边好漂亮,现在还没想好写什么,过会儿再来写。”
&esp;&esp;江面上,一朵朵如同盛开的莲花般的花灯,寄托着祝福随着流水飘向远方,成片的火红,甚是漂亮。
&esp;&esp;一时间,看的有些出神了。
&esp;&esp;“让一让,让一让!”
&esp;&esp;梳着堕马髻的少年,长发高束于发顶,官帽固定,一身绛红带墨的衣袍,肆意奔跑穿梭在人群中,眼神里带着迫切和傲气。
&esp;&esp;魏辰安那日听到了顾荼和青珊的对话,知道她们会去花明桥,只不过在府上挑选衣裳花了些时间,又被父亲拦住问了些话,也不知道这时候她还在不在。
&esp;&esp;仔细看着桥上每一个身影,都不是熟悉的那一个,不想放弃,又去岸边放花灯的地方,在昏暗的光线下,焦急地寻找。
&esp;&esp;没有,不是,都不是,难道真的来晚了?
&esp;&esp;看的人越多,失望越大,就在自己已经找了两遍的时候,听到有人喊自己。
&esp;&esp;“魏辰安?”
&esp;&esp;韩青珊有些惊讶,在这也能遇到魏小公子,他不应该是和志宏那几个在酒楼里面吗,他们这些公子哥不是最不屑于这种可笑祈福活动,怎么可能来这种地方。
&esp;&esp;“顾荼,走了吗?”
&esp;&esp;了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