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13节(2 / 2)

如果能想办法让日本多在科研上走点弯路,消耗他们的时间和金钱,对日本的国力来说影响还是不小的。

大家都知道,日本一直喜欢赌,而且是赌国运,直接梭哈那种。

打每场战争都是抱着赢了野鸡变凤凰、输了就玉碎的打算。

不管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,日本国内的战时财政压力都超级大。但日本对这些绝密消息封锁得很到位,所以清政府一直不知道。如果当时多撑一下,虽然还是打不赢日本,但起码谈判桌上能多不少筹码,可以少赔几千万两白银不在话下。

算上三国干涉还辽,《马关条约》一共赔了23亿两,折合后世差不多700亿到1200亿rb,绝大部分用在了军队建设上。

想从他们嘴里抠出来这些钱自然没可能,不过可以让他们把一部分钱变成打水漂。

所以李谕才不怕近卫昭雪去偷看飞艇的技术资料,他甚至想让日本人更多了解一下。

到时候说不定日本人还得谢谢李谕哪。

李谕可是知道,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期学航空的人并不多,能分走多少是多少。

得让日本人感受感受什么叫做跨越一个世纪的智商压制。

——

次日,袁世凯去了西苑递交奏折。

慈禧翻开看了一眼,就知道是关于废除科举的事情,顿时感觉头大。

这可不仅仅是祖宗家法那么简单,让她下决定废除一个延续千年以上的制度,确实有够纠结。

慈禧对他说:“记得去年上过这样的折子,不是说了新学与科举一并推行,先试验几年再说?”

袁世凯回道:“太后,当今之势,科举一日不废,学校一日不能大兴。士子便永远无实在之学问,国家永无救时之人;中国也就永远不能进于富强,永远不能争衡各国。”

慈禧说:“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吗,这么多年不都过来了。”

袁世凯说:“事情已经迫在眉睫,日本国推行新式教育之成效近在眼前。”

朝廷中最坚定废除科举的,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,去年便是他们两人联合上的书。

尤其袁世凯,对废除科举一事最为积极。因为他本来科举之路就屡屡受挫,后来干脆弃文从武,对于科举素无好感。在搞洋务、新政的过程中,对西方新式学堂又有了不少了解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